按需印刷在出版业的应用瓶颈被困在哪里
按需印刷在出版业的应用瓶颈被困在哪里
(1)按需印刷印制的书本的尺寸大小通常都是固定的。虽然这种开本慢慢被接受,但其显然并不适合所有品种的图书。传统印刷出版的图书开本样式多种多样,并被大家普遍认同。按需印刷书籍单一的开本样式,显然不能满足多种多样图书出版的要求。而且按需印刷图书的装订方式也比较有限,对于太厚或太薄的书籍,装订都有困难。
(2)今天的彩色数字印刷成本仍然很高。若除了封面以外,书内也用彩色印刷,那样一本书的成本太高,根本无法卖出去。所以大部分按需印刷公司对书本都不提供彩色印刷。再就是采用按需印刷方式,书内图片的印刷质量没有用传统印刷方式印刷的质量高。
(3)按需印刷无法在一本书内印刷和装订精美的上光插页。
(4)再版程序复杂。按需印刷的书需要再版的时候,首先你得确定你是否有再版的权力,有的话,得有书面证明。再就是再版时,你是否有权力以其他形式再版,如电子版、声像版等。对于原版中图片的版权问题还得特别留意。有时你需要从版权所有者那里取得再版的许可。
(5)对于已有图书的数字化问题。已经有印刷版的图书,要用按需印刷来再版时,首先得将图书内容数字化。图书内容数字化的方法目前有三种:简单的扫描、利用光学符号识别软件(OCR)扫描、重新打字输入。第一种方法是将文档内容以图片形式扫入,不能对文字进行识别,且质量低下。这样的数字文档用按需印刷输出,质量不如原版的好。第二种扫描方式,可以对文字进行识别,还可以修改排版等。但目前OCR技术还不十分完善,有一定的出错率,这对质量的影响很大。最后一种方式,显然费时又费力,还会出错。所以数字化也并不容易。
再看销售上存在的问题。
(1)印刷成本。对于一个出版商,印10000册200页左右的平装书,其平均印刷成本为1—1.5美元。印刷成本一般占零售价格的10—15%,有时还会少。这样该本书的零售价格就在1O~15美元之间。而同样的书,用按需印刷技术来印,每册大约要4.5~5美元。当然,按需印刷出版图书不存在仓库费。很显然,按需印刷出版的书的零售价格不能按同样的比例算。如果按同样的比例算的话,价格将高达37.5~50美元。成本越高,利润率越低,打折的空间有限,不利于图书的促销。
(2)利润分配问题及导致的一系列后果。传统出版利润分配通常是:发行人分得零售价格的15%,批发商分得零售价格的15%,零售商分得零售价格的40%,就分去了零售价的70%。也就是说,出版社实际上分得零售价的30%,这30%里面还包括印刷成本、运作成本和作者的版税。按需印刷出版社为了降低图书的零售价格,同时又获得一定的利润,给零售商的折扣为30%~40%,同时省去了发行人和批发商。
但批发商和发行人担任着促销、宣传的义务,按需印刷出版社的这种做法,导致的后果是:花更多的钱用于将书推向市场,而他们不愿意花这个钱,而是将该项重任推向作者。无论是出版社,还是该书的作者,由于传统的运作模式所固有分工,都不懂营销策略,结果是书的销售不理想。另外由于传统的习惯,无论出版社给零售商多少折扣,零售商通常几乎只与批发商交易,而不会向出版社买书。这种新的运作模式要成功运作起来,困难重重。同时,定单跟踪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或许你会打广告,指定客户到固定地点去订购,但这些负责按需印刷的公司是否会诚实地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你,这也是个很大问题。
(3)物流配送问题。通常书店都是先订书,然后将所有未卖出的书归还出版社。只有当书卖出去,书店才会把钱给批发商,批发商再给发行人,发行人最终才把钱给出版社。按需印刷出版最大的优点是:只有在书预先卖出去了后,书才会印刷出来。不幸的是,这种做法在现有运营模式下行不通:由于书没有被卖出,出版社就不会印书,这样,书店在卖出之前买不到书,书就没有办法出现在书架上。恶性循环,使得按需印刷的书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书店里,也就不可能通过书店卖出去。
由于上述原因,按需印刷图书的销售情况通常不好,最终发行的图书数量也很有限,不能与传统印刷出版方式发行的图书相比。按需印刷出版使出书变容易,但想借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,并不那么容易,目前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。按需印刷出版要想像传统出版一样盛行起来,获得与大规模生产相当的效益,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。